秋分日這一天還是“中國農民豐收節”,當“銀棉金稻千重秀”的豐收盛況與“清風吹空月舒波”的詩意圖景相融,正應了那句:人生充滿勞作,然而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。
人到秋分,心境大概也如曠野里的一棵樹,一半在塵土里安詳,一半在風中飛揚,一半灑落陰涼,一半沐浴陽光。碧空清徹,萬里無云,幾縷清風,處處閑適。
此時不妨靜一靜,停一停,在明媚的秋光中,喝一杯茶,讀一本書,感悟多彩生活,觀賞最美人間。
秋
分
一候:雷始收聲
古有曰:雷,二月陽中發聲,八月陰中收聲,入地則萬物隨入也。
秋分以后,下雨不會再打雷,再也不用擔心夜晚會被驚雷嚇醒。
二候:蟄蟲坯戶
秋分過后,晝短夜長,天氣變冷,蟄居的小蟲開始藏入洞穴之中,以防寒氣入侵。
秋天完全占據天地之間的舞臺,早已聽不到秋蟬的嘶鳴,田野里的蟲鳴聲也變得稀疏喑啞。
三候:水始涸
《禮記》注曰:“水本氣之所為”,春夏氣至,故長,秋冬氣返,故涸也。
由于天氣干燥,水氣蒸發快,降雨量也開始減少,湖泊河流中的水量變少,一些沼澤及水洼處于干涸之中,便是詩人愛說的“秋水消瘦”“秋水清瘦”。
“秋分無生田,準備動刀鐮”,玉米綻開了黃燦燦的笑容,高粱托舉著紅燦燦的火把,谷子地一片金黃,田野里油畫一樣絢爛多彩。
掰玉米、收高粱、割谷子,豐收后歡樂的笑聲在田野上空回蕩。
秋分時節云量減少,景物鮮明,可謂秋水共長天一色,碧空萬里,涼風習習,秋高氣爽,丹桂飄香,好一個詩意的季節,好一個愜意的心境。
平心拾得三分閑,定要看落花聽雨,聞果香賞殘荷,念舊事踏秋林。登高獨行,迷失不知歸途。
秋分,正是一年最美時!
秋分,恰如人到中年,心中有萬千滋味,回憶起往事的點點滴滴,少年的無知,青年的青澀,中年的惑與不惑,總是情不自禁地唏噓不已。
那些沉甸甸的回憶,猶如一樹紅葉,絢爛且妖嬈,等到灑下一地的繽紛之后,幡然悔悟,那漸漸凋零的不過是擦肩而去的流年罷了。
并不是所有的繁華落盡,一切都將歸于平淡;拂去了浮華,一切都將回歸本真。
因為懂得,一切美好;因為存在,溫暖相隨。
而秋分,也正在悄悄告訴我們:
歲月輪回,春華秋實,
輝煌過后又是一季耕耘,
要以平和的心境面對未來,
只問耕耘,不問收獲!